普兴镇 - 乡镇概述

普兴镇是成都市级30个重点镇之一,位于牧马山浅丘地带,距成都市23公里。普兴镇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,辖20个行政村,117个村民小组,人口2.4万,是新津县幅员面积最大的乡镇。普兴镇总户数5050户,总人口15781人。其中:非农业户390户,非农业人口840人。普兴镇境内有两个场镇:即普兴场和新津火车站养正场。
普兴镇物产丰富,生产水稻、小麦、油菜、红苕、玉米、豌豆、葫豆,经济作物以冠名牧马山的海椒、地瓜、花生、芋头、生姜、桔柑等弛名,农业产业化建设效益显著,城镇环境优美,农家休闲已成为普兴镇农村新的经济亮点。
普兴镇 - 基础设施

2、水利设施:辖区内有提灌站22座,微水池80口,有塘40口,有效灌溉面积34000亩。
3、电力设施:有220KV变电所一处,农村电网改造达100%。
4、通讯:通讯、邮电方便,建有联通、移动台网络,覆盖了镇辖20个村及邻近乡镇,程控电话拥有量达1500余部,使普兴镇与外界的联系更加快捷方便。
普兴镇 - 发展措施

2、抓土地整理和社区建设。实施前锋村、顺河村土地整理项目。土地整理项目区总面积11394亩,总户数998户,总人口3393人,预计可新增耕地1460亩。新建黄渡社区并配套完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,力争引导400户群众到集中新区居住,将黄渡社区打造成新津县社区建设的亮点。
3、抓普兴集镇建设。启动场镇安置点建设项目,先期对物流规划区范围内的群众进行拆迁安置。在规划区内总拆迁800户,人口约2600人。预计可腾出近2平方公里的区域用于园区发展。一期安置点建设项目预计1000套。
4、抓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。(1)规模包装、宣传、推荐袁山青花椒生态旅游基地,引导农户开展农家乐等方式的旅游项目试点,倾力将该基地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的亮点。倾力发展壮大袁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把“袁山獭兔”品牌做大做强,解决社区“4050”人员就业。(2)继续壮大雷坡牧山生态鸡养殖合作社,天鹅藏猪养殖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,引导农民自发入社,打响“雷坡鸡、天鹅猪”的品牌,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。(3)整体开发、包装、推销柳江村、顺河村、山河村蔬菜种植基地,再现“新津县万亩蔬菜基地”的生机与活力。
5、抓农田水利设施标准化建设项目。对全镇主要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与建设。对年久失修的提灌站、沟渠、山平塘、蓄水池进行全面维修,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条件,促进农业生产更好的发展。
普兴镇 - 经济状况

普兴镇2006年GDP完成22150万元,实现财政收入187万元,固定资产投资达12142万元,实际引进到位县外资金9610万元,实际引进到位市外资金7730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20元。
普兴镇2007年GDP完成25430万元;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完成7200万元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28万元;服务业增加值完成9528万元;农业增加值完成8740万元;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40万元;引进到位县外资金17032万元;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960万元;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64万元,人均增加550元;集中居住人口1220人,出口创汇110万美元,培育规模企业15家。普兴镇城镇化率达到32%,城镇化率提高了5.1个百分点;土地规模流转面积完成5350亩。
普兴镇 - 农业建设

普兴镇畜牧水产业持续发展,2004年已创建养殖场5个,养殖畜禽30余万只,养殖业年收入达415万元。獭兔养殖业发展迅速,全镇大规模獭兔养殖场达2个,普兴镇走“公司+农户”的路子,带动50余户农户发展养殖,年产獭兔16万只,实现纯利润40万元,农户养殖獭兔获益1.2万元。
普兴镇重点包装、培育了“两大养殖基地、二大种植基地”。成都牧山生态鸡养殖公司占地100亩,保有存栏40万只;袁山獭兔养殖基地占地35亩,建成养殖笼位2万笼。新津县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4200亩;白家现代农业公司包装袁山村青花椒生产基地,面积1100亩。普兴镇土地规模流转面积达12000余亩,占全镇耕地面积的33%。
普兴镇 - 物流发展

普兴镇依托铁路货运站,启动实施普兴物流中心建设,发展以工业生产原料为主的仓储物流业,引导物流产业向多样化、多层次、多功能的方向发展,形成全面开放、经贸结合、综合发展、功能配套的现代商贸大流通格局,打造成都南部物流中心。普兴镇物流、粮食市场功能区划分即物流仓储配套服务区、粮食仓储发展区、粮食交易市场、粮食仓储、加工区规划工作已经完成。已引进落实的物流项目有:中央粮库新津直属库投资兴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项目(占地70亩,首期投资6000万元);津惠建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物资交易市场项目(占地100亩,首期投资4000万元);成都华康粮食投资项目(占地50亩,投资3000万元)。
普兴镇 - 基地产业

蔬菜基地 普兴镇蔬菜基地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,面积达5000余亩,是成都及周边县、市蔬菜供应的重要基地,是新津万亩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。蔬菜基地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,气候、水质、土壤适合蔬菜生长,常年种植2—3季蔬菜。普兴镇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对蔬菜基地农业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完善,极大地改善了蔬菜基地的生产条件,提高了基地蔬菜优质无公害指标。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每亩蔬菜可增收400—500元,基地村民人平可增收400元左右。
獭兔基地 2003年,普兴镇袁山村修建了40亩标准化獭兔养殖基地,基地养殖笼位已发展到2万个,年出栏商品兔5万只,存栏量位居新津县第一。2007年袁山村注册成立了袁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。并由企业与社区联合成立了袁山獭兔专业养殖协会,注册了“新津袁山牌獭兔”商标,建立了示范园。示范园占地108亩,总投资920万元,獭兔养殖笼位达3万笼,存栏数达6-7万只,年出栏商品兔12万只,年出栏生猪1500头,实现年产值1千万元以上。

土鸡基地 普兴镇牧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普兴雷坡村建成了占地110亩的标准化土鸡养殖基地,建成标准化鸡舍100余栋,常年存栏商品鸡30万只,年销售“牧山生态土鸡”150万只以上,鸡苗200万只以上。在养鸡合作社的带动下,雷坡、天鹅、养正等村400余户农户从事生态鸡的养殖,户平增收5000余元。普兴镇生态鸡养殖基地已经拟定了中长期发展计划,正朝着实现产值1亿元,带动农户2000户,建立“牧马山生态土鸡”养殖带的目标奋斗。
普兴镇 - 乡镇建设

社区建设 2007年,袁山村、柳江村社区建设,天宫社区规模扩大工作已完成,共聚集农户276户,人口792人。目前,普兴镇建有袁山社区、柳江社区、天宫社区、雷坡新村、广济新村共5个农民集中居住区。2008年,即将启动的场镇新区,规划建设统建房500套,预计安置农户1600人。规划启动的黄渡社区,建设统建房400套,预计安置农户1400人。
农业产业化 2007年,普兴镇打造了牧山生态鸡养殖基地,袁山獭兔养殖基地,天鹅、藏猪养殖基地;打造了1180亩袁山青花椒基地,1580亩天鹅立体农业旅游基地(台湾农民创业园项目)。普兴镇共建有农业产业化基地12个,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占总农户的75%以上。重点基地带动如牧山生态鸡养殖合作社带动农户300户,袁山獭兔带动农户60户,柳江村蔬菜基地带动农户1000余户。2008年,普兴镇重点打造袁山青花椒旅游生态基地,着力开发好牧山生态旅游走廊建设,全力融入“川西旅游环线”。
就业情况 普兴镇有劳动力13831人,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8人,实现再就业56人,就业率达97%;“4050”等就业困难人员11人,已全部实现了再就业;农村劳动力13029人,已向二、三产业转移就业9420人,转移率达72.3%,全镇已动态消除了“零就业”家庭。

社会事业 2007年,普兴镇公立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。新建了3个村级卫生站,完成了8个村级计生服务室建设;投入资金50余万元新购置了垃圾桶130个,新建垃圾站(池)31个,配备了垃圾清运车一台,配备保洁三轮车32辆,配备保洁人员45人,城镇协管人员4人,采取了村、镇收集,县上集中处理的方式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。
普兴镇 - 投资指南

2、普兴镇丰富的塘、堰等水面养殖资源是水产养殖人士发展的良好场地,无任何污染的养殖环境,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首要条件,欢迎有识之士来发展水产养殖。
3、普兴镇抓住老城商贸流通的特点,吸引外资新建农产品专业批发及零售市场,并逐步完善城镇彻底改善老城以街代市的局面。
4、普兴镇以政府引导,商业运作的形式吸引资金逐步优化商贸、文体等设施,丰富城镇居民文化生活,活跃地方经济。[1]